107个西湖灌进了郑州,24小时内他们经历了什么?
风豫同州。
文/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小时内,107个西湖灌进了郑州。
作为一名常年在杭州工作的人,对这一比喻有着十分直观的强烈感受。
和许多人一样,小巴是在7月20日晚上近9点的时候,才大概接触到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省的情况。
7月20日下午4时—5时,郑州每小时降雨量达到201.9毫米,打破了中国2418个国家级气象站的单小时雨量纪录,也突破了郑州60年来的历史纪录。
根据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张学文的公式换算,这雨量,相当于107个西湖的水量冲进了郑州。
一晚上,社交网络上刷屏着最揪心的新闻,是来自郑州地铁5号线的视频。
画面中,洪水漫进地铁车厢,车厢外水位极高,车厢里,人们在齐脖子深的水里苦苦等待救援,那一刻,整个世界都为之窒息。
图源:河南电台官方微博视频截图
一夜过去,我们知道,有12名市民最后不幸遇难。
雨不是从这一天才开始下的。
根据中央气象局的统计,7月17日8时至21日8时,郑州市平均降雨量458.2毫米,郑州新密市白寨累计降雨量最大达918.9毫米,郑州国家级气象观测站772毫米,部分地区累计降雨量已超当地年平均降雨量(郑州全年平均降雨量641毫米)。
图源:中央气象局官方微博
这样的雨量,让整个河南省从防雨直接进入到防汛的阶段。
身处郑州的人们,在这24小时里,又是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他们有哪些感受呢?为何灾情如此严重,预警方面,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小巴紧急联系了四位郑州暴雨的亲历者,一位城市建筑方面的专家,就我们当前关心的各方面提了六个问题。
这过程并不容易。
图源:小巴采访截图
最后接受我们采访的人分别为:
◎ 河南省当地某媒体记者:旗鱼
◎ 河南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郭力
◎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
◎ 群象岛联合创始人、总经理:陈代述
◎ 美团优选团长:朱艳霞
在此,小巴衷心感谢郑州的朋友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为我们带来一线的信息,希望他们在郑州一切平安,也要感谢专家的专业解答。
Q1
7月20日下午4时—5时(雨量破纪录的那一小时),发生了什么?
▶︎旗鱼:我就是在瞬时降雨量最大的时候“步行+地铁”回的家。
单位离家大概5公里左右的距离。之所以选择地铁,是因为从下午两点开始,路面的交通就基本瘫痪了,汽车泡在水里动弹不了,而公交车已经换了新能源车,也开不了。
地铁是唯一的公共出行方式了。
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一号线和二号线处于区间运行状态,也就是还可以走。
我是快五点的时候从单位出发的,不过出来走一条街以后我就有点后悔了,当时的雨势太大,人基本就是被水推着走,至少需要两个人相互搀扶才能前进。我还一脚踩了个空,因为窨井盖都被大水推开了,连漩涡都看不到,幸好只是推开了三分之一(才侥幸没掉进去)。
到了地铁站,一号线是正常运作的,大家情绪都还挺平稳的,和过去差不多,人流量也和平时晚高峰差不多。
最终也都顺利到家了,到家后才知道5号线的事。
郑州地铁路线图
一开始也不算很意外,因为五号线那个路段原本就是郑州的老积水点,过去下雨的时候,那边也会积水比较严重,只是没想到会淹得这么严重。
▶︎郭力:暴雨当天(7月20日)上午九点半,当时中雨,我出门坐地铁一号线,在人民路站上的车,看到地铁入口处已经滴水,地铁所在的地下二层也有滴水。后来我在东区会展中心D口出站,那里也有漏水情况。当时我就觉得有麻烦。
中午吃饭时,我跟朋友聊起“地铁会不会进水,万一被困地铁”的话题,但大家都说“不会”。出于安全考虑,中饭后我赶在3点前回到了家。不料真的发生了这种极端的事。
▶︎陈代述:我是昨天下午三点到四点从外办事回来回的单位,我当时走的路段还能开车。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个惊险一幕。
一个是我当时准备走一个地下通道,然后看到一辆出租车是从那里冲出来的,我就赶紧掉头了,当时有点后怕,腿都在发抖,因为如果开进去了很可能也被淹了。
另一个是我的同事,他在路边停车的时候,水已经到快到车窗了,他好不容易下了车,结果就看到自己的车被水冲到了马路中央,那时候,整个马路上的车都在洪水的推动下互相撞来撞去。
路上汽车被淹
Q2
为什么郑州的灾情会这么严重?
▶︎袁牧:以这次郑州的极值降水量来说,说是“天灾”也不为过,属于超过当地历史记录的降水极值的特大暴雨,而且是集中于某个瞬间降水。
市民走在齐腰深的积水里
从地形看,郑州属于平原,虽然靠着黄河,但黄河流经郑州的区域,其水位比郑州的地面还要高,已经变成悬河。郑州的水只能往淮河排,但郑州离淮河又非常远,所以也无法排到淮河。
实际上,河南很多城市都是这种情况,比如处于黄河下游的开封,遇到这种极值降雨,比郑州更危险。
从城市的排水应对措施来说,如果是局部洪涝,还能通过机械抽水再排水等方式缓解。但遇到郑州这种极值降雨,仅靠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从技术上讲,是完全没办法应对的。因为整个城市的所有空间几乎被填满了。
▶︎陈代述:我是2003年来到郑州的,从没遇到过这么大的雨情。不过有个感受是,即便是以前雨不是特别大的时候,一些地方的积水也还是比较严重的。应该说一直是存在一些排水不畅的隐患;另外就是郑州的地铁建得都比较晚,过去也没发生过这么大的灾害,在应对上也是有些经验不足的。
Q3
郑州在本次预警方面,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 旗鱼:我是跑气象方面的记者,这几天一直都在发暴雨红色预警。但大家对于这种预警没有太强烈的感觉,因为郑州这么多年来都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降雨,可能和南方不一样,对于比如“台风预警”大家大概有个概念,知道如何应对,但我们这边其实不强烈。
也就是说,气象方面的预警是比较到位的,但是可能大家的意识上还是松懈了。
地铁方面,我们也特别理解。
一方面,整个郑州的积水情况也不均匀,比如我附近的一个地下停车场就完全被淹了,但我所在的小区就没有被淹到。而地铁也一样,个别站的雨量就是很大,个别站就很平稳。另一方面,地铁当时的主要考量可能还是先保障大家出行。
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点是,因为大暴雨的缘故,网络信号也不是很稳定,很多信息存在滞后。
▶︎袁牧:实际上,郑州市政府可以在第一时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约十余天前,北京也有一次大暴雨,当时政府很重视,提前发布预警,包括排水方面的紧急预案,也包括提醒老百姓的各项措施。
图源:新华社报道
郑州方面,虽不能说一点事没做,但包括政府和媒体在内,在预警和应对方面都不是特别有力。比如地铁,属于救援工作较难的区域,应该提前安排减少运营甚至停运。比如媒体报道,直到网友提醒才去做灾难的直播报道,这是不应该的。
Q4
目前郑州情况如何?
▶︎旗鱼:7月21日上午雨停了以后,我的心态就平稳了许多,之前还是比较崩的。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都有看到大家在紧急囤水。现在已经没有了,我们小区这边物资供应还是正常的。
中午的时候我出去了下,现在整个郑州还是处于一个“临时停摆”的状态,部分公交已经恢复通行,路面上有很多很多昨天熄火的汽车,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处理。
另外就是手机信号还是时断时续。
图源:旗鱼拍到的路面情况(视频截图)
▶︎郭力:到7月21日中午,我所在的管城区,水基本退了,只有个别低洼处还有积水。
现在主要的麻烦是生活不便,供电已经恢复,但一直停水,没有水做饭、洗澡。我随时会去附近的超市买大桶的矿泉水来备用。
附近的快递点因为停电,既没办法取快递,也不能寄快递。
此外,有的区域还有停电情况,而且网络信号不通,这是很麻烦的事。
▶︎陈代述:从昨晚开始,许多人就滞留在公司里没办法出去,目前(截至7月21日下午)已经过了一夜,有些人估计还得继续呆着。写字楼下超市里的水、泡面这种都已经卖完了。
▶︎ 朱艳霞:从昨天起,店里头的东西基本就被买光了,因为大雨的原因,大家根本没法出门,我们小区属于比较大型的老旧小区,这里头行动不便的老人及家庭贫困户偏多,整体的情况都不是特别好。
等家里的情况安顿好后,我就开始琢磨,啥时候物资能够安全配送进来?毕竟只要有了物资的支持,大家的信心还是能重新建立起来的。
后来我就尝试在周边购买些物资,配送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家里头。特别是有位聋哑老人,当时他儿子在外头没法及时赶回来,家里的物资也没有提前准备,孩子也联系不上。
运送物资、帮助独居老人、帮忙寻人……我知道其实不止我一个美团优选团长在这么干,还有的团长,在电梯停运情况下,爬上21楼给两位七十多岁的老人送水,还有的爬上31楼给老人送食物……大家都在努力穿梭在郑州的大街小巷之中,用自己的力量去慰藉需要帮助的人。
Q5
还有哪些地方亟需救援?
▶︎旗鱼:从昨天到现在还是有不少求助信息,大部分是找不到人,比如幼儿园接孩子,但找不到老师什么的,就很着急;或者哪里淹得比较严重在求救;医院那边情况比较严重,备用电也断了。
一开始的救援力量肯定是不够的,就我们联系了解到的情况是,但凡能上前线救援的都已经出去救人了,现在应该会缓解很多。
从昨天开始,我们也在通过各个渠道收集一些信息发布出去,目前看到的情况是,大家都在积极自救中。
另外,还有三分之二的信息主要是人们在主动提供帮助。比如,有很多人自己困在车上,还给我们发信息说车上有吃的,只要有需要就可以分享;也有直接标记自己的坐标和联系方式,如果附近有需要救援的就会去。这些都是很令人安心的消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图源:旗鱼提供的信息图
具体的求助和救援信息,大家可以关注大象,那儿的互助板块可以了解到一些即时情况。
图源:大象新闻App
▶︎袁牧:目前对于大部分郑州人来说,危机还在,政府还有很多后续工作需要做。
目前已经造成大面积的灾害,部分地势低的区域水位至今未退,包括部分水库需要泄洪,带来部分地区再次被淹的可能性。
对于超千万常住人口的郑州来说,还面临着停电停水的问题,尤其是医院停电很危急,自来水的恢复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当水灾过去,还可能出现次生灾害,比如瘟疫、对环境的整体污染、对水源地的污染等。
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灾难,郑州各方面都需要很多时间去恢复和应对。
Q6
城市抗洪排涝,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
▶︎袁牧:城市抗洪排涝方面,日本东京有一个著名的地下排水系统,叫做“首都圈外围排水渠”,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地下排水系统之一。该系统建成于2006年,建设周期长达十多年,总耗资约2300亿日元。
这个排水系统可储水约67万吨,每秒排水约100吨,排水速度非常快。
图源:中文国际新闻报道
东京是一个海边城市,水往海里排的可能性比较大,东京也有很多河流能将水直接排到河里,相对而言东京做这么一套排水系统的代价会小很多。
像郑州这样的内陆平原城市,要想做一套同样的系统,代价会比东京的高若干倍。
对于城市来说,建造这样一个排水系统的代价很大,需要考虑城市的经济条件和发展程度。虽然不遇到极端灾害,凸显不出其必要性。但真正遇到极端情况时,就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了。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原标题:107个西湖灌进了郑州24小时内他们经历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