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苏广青……万亿大城都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了!
记者 陈浩杰
在“制药”这条赛道上,上海与苏州正加速“飙车”。
5月21日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通过一份《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向外界释放政策红利和产业雄心:上海提出29条措施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生物医药制造业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
生物医药也是苏州倾力打造的“一号产业”,去年苏州提出举全市之力打响生物医药的“苏州品牌”,计划在2025年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达60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
上海制造对标苏州制造,从侧面反映出上海在制造业上的期望。就在今年一季度,上海收到多个不容忽视的消息:GDP被安徽赶超,第一大工业城市的桂冠被苏州摘走,制造业占比红线“失守”,等等。
这些新情况多少都与制造业有关。在一些媒体和专家的观点中,它们也被延伸解读为“制造的退步”。
早在2016年,上海就设定了一个底线目标:“十三五”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不低于25%。“十四五”开局的2021年一季度,上海这一比重降至23.4%。
上海显然不愿意任其发展。二季度一开局,上海就加紧面向全球招商引资,助力制造业回归。此间举行的2021年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总投资4898亿元的216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其中制造业项目有118个,总投资约2559亿元。
▲图/IC photo
跳出上海看全国,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伴随着制造业成为从国家到地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鲜明主线,加码制造业也成为每个城市的战略选择。因此,在新一轮的城市能级跃迁和实力比拼的竞赛中,一个信号不断增强:
别让制造业凉了。
上海制造:25%防线挑战
“从世界500强企业到全球最具价值百科百大企业,上海入选的都是服务品牌。上海一直在发展金融、航运等,但作为经济源头之一的制造业却被边缘化。”
2021年初,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专题审议上,来自上海制造业的一名人大代表做出了上述公开发言,引发广泛共鸣。
▲2020 年 11 月 3 日摄,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
图/新华社发
从近年来工业第一城的争夺看上海制造面临的挑战,也许更为清晰。
2017年,上海、苏州和深圳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超过了3万亿,三座城市步入中国工业城市第一方阵。其中,苏州3.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深圳3.1万亿元,同比增长9.9%。上海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6.8%。从增速看,在与苏州等城市的竞争中,作为老牌传统工业强市的上海,存在一定差距。
2020年上半年,苏州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55万亿,超过上海的1.50万亿,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市。虽然下半年上海又抢回了冠军宝座,但苏州的迎头追赶已势不可挡。综合2020全年数据,上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30亿)仅以微弱优势超过苏州(34824亿)。今年一季度,上海与苏州的“功守道”再次被改写: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再度超越上海。
被苏州拉下冠军宝座的上海,“制造业退步”的窗户纸也终于被捅破。
2016年,在上海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上海首次提出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占比25%的指标,这是上海设定的底线目标,也是上海近年来第一次明确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出要求。
彼时,上海的制造业正面临挑战。受内外环境影响,上海工业增速明显降低,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2%,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向下跌破30%,降到28.5%。与制造业比重下滑相对应的,是上海的服务业比重持续攀升,2015年已升至67.8%。
2017年初,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发布的《上海蓝皮书:上海经济发展报告(2017)》提出,上海制造业下行压力大。在上海经济呈现中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一方面表明制造业的增速远远低于第三产业,服务经济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另一方面也说明制造业的发展缺乏新的动力支撑,面临严峻的挑战。
事实上,伴随着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上海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被压缩。近年来为守住制造业红线,上海也没少努力,即使是在受疫情严重影响的2020年,上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实现了1.7%的逆势增长,近10年来首次与上海市GDP增速持平。这一年,上海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仍为红线之内的26.5%。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4%,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4%。这意味着,制造业靠“守”是守不住的,还是得有创新的进攻办法。
苏州密码:“重仓”新制造
再看苏州。
苏州市统计局4月2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苏州GDP实现4723.9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1.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138.37亿元,同比增长25.4%。一季度,苏州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066.69亿元,同比增长43.0%,两年年均增长11.2%。
作为一个外向型城市,在外贸受到严峻考验的2020年,苏州的制造业为何如此“硬核”?
一直以来,强大的制造业是苏州经济的支柱。苏州拥有16万家工业企业,横跨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89个工业小类,产业链完整度位居全国前列。曾经的苏州制造,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科技含量不高,为此苏州大力推进产业转型,新动能成长速度不断加快,如今拔地而起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才是苏州制造的“杀手锏”。
苏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苏州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成为“十三五”期间继电子信息产业后规上工业第二个产值突破万亿大关的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0%,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其中“一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增长17.9%。新兴产业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分别为19400亿元、17735.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5.9%、6.4%,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55.7%和50.9%。
▲2021年5月14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恒力化纤工业丝智能车间内,工作人员在通过二维码读取产品信息。图/新华社发
更“可怕”的是,苏州对制造业还在层层加码。
3月26日,苏州市委召开2021年首次季度工作会议,明确落实《“苏州制造”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全球高端制造业基地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内守外攻,苏州使出了关键两招:
一“引”:苏州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的培育。围绕制造业发展短板,苏州瞄准“苏州制造”的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构建苏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护城河。仅今年一季度,苏州就有228个项目集中开工,年内计划投资584亿元。
二“留”:苏州还竭尽所能留住制造业。苏州工业园有着“中国第一经开区”之誉,外资特点鲜明。面对近年来一些外资制造企业的撤离,苏州拿出政策,既留产业又留人才,对制造企业扶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人才生活品质等进行政策、服务升级,进一步提升城市软实力。
▲2020年8月20日拍摄的苏州工业园区夜景。图/新华社发
城市竞赛:足够“硬”才能强
跳出上海、苏州等工业第一方阵的竞争看全国,过去近十年里,以万亿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实力竞赛中,出现了明显的路径分化:重点发展服务业还是制造业?并由此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失意者”追求“去工业化”不断压缩制造业,制造的传统优势弱化,制造优势逐渐变成短板,制造业的下滑也成为城市竞争力下降的重要因素,天津、青岛等北方城市的退步,无不如此。
也有一批城市通过工业赋能,踏上增长飞轮。除了苏州,合肥也是一个典型,合肥大力发展工业,聚焦“卡脖子”技术,积极布局“紧缺型”高端产业。比如从零开始做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沙子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布局,最终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十几年时间,伴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合肥也由此成为备受瞩目的新制造之城。
回望发展历程,一个共识愈发深刻、清晰:与服务业相比,制造业堪称经济发展的稳定器,是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所在,没有制造业的支撑,城市“硬”不起来,也强不起来。
别让制造业凉了,是当下很多城市的“心心念念”,也是面向“十四五”的政策靶心。
上海提出,将“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基础好”作为上海面向“十四五”的重大优势,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着力构建“3+6”重点产业体系,夯实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实体经济,加快打造重点领域的世界级产业集群。
广州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聚力抓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支柱产业,推动“十四五”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
▲在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佩戴口罩在流水线上作业。图/新华社发
青岛提出“十四五”期间提升制造业在全市的基础地位,在2021年重点任务公开承诺事项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加快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
与青岛“争斗”多年的济南也勾画了自己的小目标: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双双达到万亿级。
▲2020年3月25日,青岛(山东),工人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复兴号”动车组生产线上忙碌。图/新华社发
此外,天津提出“坚持制造业立市,建设制造强市”,西安提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武汉提出“建成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南京提出“确立制造强市鲜明导向”,长沙提出“以制造业重塑城市竞争力”,等等。
各地纷纷“重拾”制造业的背后,也是大国战略的悄然转变。对比“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可见,“十三五”中明确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不再出现,“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在“十四五”被提到了更加显著的位置。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具有“一业兴、百业兴”的乘数效应。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和竞争加剧背景下,制造业的活力与韧性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经济稳健复苏。2020年,第二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4.4%,较2019年提高7.5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最高。
与之相对应的是,制造业大盘子还不够稳。2020年底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中国制造业比重正处于下降状态,并且降幅跟其他国家相比明显过快,2016年中国制造业占经济的比重峰值达到32.45%,随后出现了波动中的趋势性下降,2019年降至27.17%。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黄群慧曾公开警示,“去工业化”是未来五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
可以说,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目标指向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而只有一批批重点城市稳住“底盘”,制造强国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张亚楠
原标题:沪苏广青……万亿大城都意识到这个严重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