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数据显示,人口总量方面,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唐遥教认为,中国站在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向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阶段转型的十字路口,老龄化、少子化仍是转型期需要关注的重点。保持人口的合理增长以及人口结构的合理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以及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社会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科技创新+深化制度改革”带来中高速的高质量增速。
面对人口增长压力大,要维持中高速的经济增长,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以及深化改革来释放更多的生产力,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将为我国的人口发展战略打下提供牢固的物质基础。
第二,加速建立内循环,让人力资源的回报提高,促进生育意愿。
针对劳动力市场效率不高,要切实落实国内经济大循环的方针和政策,使得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能充分地流动起来,让中国的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开发,每一个劳动者能够得到合理,公平的报酬,这样才会提高整个人口生育的激励。
第三,强化发展的协调性,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针对分配和消费不公平,要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中的协调问题,一是区域协调,促进区域间机会的均等化:通过各种公共服务和交通通达的保障来提高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的就业以及发展的机会,改善他们的发展的前景。二是,区域发展协调还应该体现在通过提高公共消费品的生产,尤其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等方面的公共消费品的提供,来让社会的消费更为均等化,让民众的获得感增强,减少在生育时感受到的焦虑感,以长期可持续地提高民众的生育意愿。
人口问题关乎中国经济全局,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此次全面查清了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之后,更应从长远考虑,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有针对性地制定人口相关战略和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上三个长期工作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原标题:北大教授中国人口的未来与这3点密切相关